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走路快慢影响寿命吗?医生:50岁后,想长寿,牢记这6个秘诀 环球关注

时间 :2023-05-14 11:08:12   来源 : 外科医生王宏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有研究发现,每天步行超过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也是比其他人高出4倍之多。

这也让人们感觉到非常的好奇,坚持走路真的有利于长寿吗?那么走路快慢会影响个人的寿命吗?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具体来了解一下。

走路快慢影响寿命吗?

常言道: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足以可以证明,坚持走路对身体的好处也是非常多的,而且美国一所大学经过多项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走路速度的快慢能够预测寿命的长短。


(资料图片)

根据专家调查结果显示散步和慢跑对于人体健康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但不能够有效调度全身的肌肉和骨骼,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毒素,有利于自身健康。

而且在走路的时候,人体60%~70%的集群参加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等,而走路速度快,表明心肺功能较好,各个关节也是比较好的,腿部肌肉状态比较好。

而走路速度快,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视力和听力较好,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走路速度快的话,预测寿命也是比较长的。

而步行速度慢,则反映身体健康受到损伤,也是表明步行时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所以步数也能够对寿命起到一定的预示效果。

而且,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也可以很好预测寿命的长短,并且7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相对更加准确一些。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

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

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究竟老年人走的多快,才算得上是走得快呢?

老年人走得快是指老年人以一定的速度和步频行走的能力。通常来说,走得快是在不超过个人最大心跳频率范围内,每分钟步数在90次以上,步幅适中,能保持连续性地走路,表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代谢功能较好。

老年人行走的速度和步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健康状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锻炼水平和步态稳定性等。走得慢可能意味着老年人的身体存在一些问题,如肌肉力量、关节疼痛、基础代谢水平低等。

总之,走得快是比较主观的评价,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年龄、身体情况、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从心率、步数、步频以及走路时的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每天坚持走路,会给身体带来哪些益处?

1. 促进消化功能: 走路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2. 增强肌肉力量: 走路是一种对全身肌肉都有益的运动,尤其是可以增强腿部肌肉,提高运动能力。

3. 改善心血管健康: 每天走路能帮助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强心脏肌肉和血管的弹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提高免疫力: 走路能刺激身体抵抗疾病的自然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

5. 改善睡眠质量: 适量的走路能帮助身体放松,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6. 减轻压力与焦虑: 走路可以缓解压力与焦虑,让身心放松。

医生:50岁后,想长寿,牢记这6个秘诀

1. 多喝茶水: 生活中可以常喝一些养生的茶水,比如喝绿茶,红茶,茉莉花茶等等,有助养生保健,更有利于长寿体质。

2. 合理膳食: 饮食中应以新鲜和有营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为主,同时减少糖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3. 控制压力: 长期的压力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心理和健康方面。50岁后应尽量避免过量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4. 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50岁后应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5. 锻炼心理健康: 50岁后,人们更容易陷入孤独和抑郁等情绪中,保持社交和互动,学习新技能等有助于锻炼心理健康。

6. 定期体检: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逐步增加。50岁后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身体问题。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呢?可以在下方评论分享。

标签:

推荐文章